刘鹏:做大数据的,我为什么还要做这些小玩意儿?
2016/12/5 16:50:41
14年前,图灵奖获得者Jim Gray曾在给2002 PennySort国际计算机排序比赛冠军的祝贺信中写道:“在人的一生中能够成为世界最好的,并且为世人所承认是很罕见的,清华的科学家应该为此而感到自豪。”那年,刘鹏教授带领的团队以超出2001年世界纪录一倍还多的成绩斩获了 PennySort冠军。
14年后,美国IEEE百年来年轻的院士、百度总裁张亚勤在2016百度云智峰会上这样提到刘鹏: “刘鹏是我邀请来的。在中国云计算和大数据领域,年轻人中他是最棒的!我今天特意安排他与院士们坐在一起,院士们都很高兴,说‘刘鹏来啦!’。”
在11月30日的2016百度云智峰会的现场,南京大数据研究院院长、云创大数据总裁刘鹏教授受邀与中国科学院邬贺铨院士,中国工程院李德毅院士等业内知名专家共同出席了大会。对此,刘鹏教授也表示:“美国IEEE百年来最年轻的院士、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天才、现任百度总裁张亚勤,这样着力提携晚辈,使我深受感动! ”
刘鹏教授与百度总裁张亚勤
刘鹏教授与中国工程院李德毅院士
2016百度云智峰会现场
在大会上,谈到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关系时,刘鹏教授提出,我们已经解决计算能力的分布化和计算能力的集成问题。下一步我们解决计算能力承载上的高度整合及高度融合,高度智能的问题。所以能力的运用是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关系问题,是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。
一直致力于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的刘鹏教授,清华大学博士毕业,现任中国信息协会大数据分会副会长、中国大数据专家委员会委员,出版专业书籍20本,2002年开创性提出了“计算池”模式,被2007年开始流行的“云计算”所证实,而其2003年率先提出的“反垃圾邮件网格”,被2008年开始流行的“云安全”所证实,并曾率队夺得2002 PennySort国际计算机排序比赛冠军(这是我国获得的较早的一个大数据比赛冠军)。
刘鹏教授与Jim Gray
如今,身为南京大数据研究院院长、云创大数据总裁的刘鹏教授,对于未来早已有了周密的规划,正如其所说要在2020前参与实现这两个目标:“(1)让大地震死亡人数减少80%;(2)让全国的雾霾减少80%。这两件事情都已经做了四年。第一个目标,在有关部门的领导下,正在有序推进,现在感觉越来越有信心;第二个目标,原来一直反复探索,虽然有环保厅领导的强力支持,但仍然不得其门,终于在两天前,见到了应该见的人,感觉遇到了奇点。”
到访过云创大数据的朋友都知道,其产品十分多元,包括了存储、处理、传输直至应用等多个系列,而且还有许多好玩实用的小物件。为什么做大数据的一家公司,却研究起了这么多小玩意儿?因为它们有价值,真正的技术应该具有造福人类的价值,就雾霾而言,刘鹏教授及云创大数据已经在如下方面做足了功课,从而为雾霾预测及防护提供有价值的参考。
全国PM2.5监测平台
对于PM2.5问题,环保部门一般通过建设大气监测站进行管控,虽然数值准确,但成本也非常高,难以大规模部署监测站点。为此,云创大数据自主研发了PM2.5云监测平台,建设多个无人值守的PM2.5监测站,运用光散射法,通过自带GPS定位功能的物联网节点电路板,每15秒采集一次PM2.5数据,自动上传到云端,动态跟踪、定位环境污染源及其污染过程,方便精细化监测和实时预警,彻底改变了我们在大气监测中的被动局面。
此外,PM2.5云监测平台采用光电互补模式,既能使用市电,也可以使用太阳能,部署也十分方便,成本却只需几千元,适合大规模部署。通过PM2.5监测云平台网页,可以轻松查看各监测点实时数据、PM2.5平均值与历史记录、城市空气质量排名、天气预报等情况。目
下一页
返回列表
返回首页
©2025 智能硬件世界----智能硬件产业门户网站 电脑版
Powered by iwms